商务部对八家台湾公司实施稀土禁运
今日中国商务部的一纸公告震动两岸: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湾地区实体被正式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即日起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现有出口活动立即停止。这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的精准打击,表面是贸易管控,实质是以稀土为刃,直指台湾高科技与军工命脉。

这8家实体覆盖台湾军工体系的四大核心领域:
- 汉翔航空作为岛内航空工业龙头,承担军机研发与发动机维修,其涡扇发动机热障涂层需依赖大陆的钇稳定氧化锆,而钇元素占涂层成本的40%以上。
- 中山科学研究院主导导弹与雷达研发,其“天弓”防空系统的钐钴磁体需镝元素提升灵敏度,断供后库存仅能支撑30天生产。
- 台船、中信造船、龙德造船构成台湾军舰制造主体,舰船电机中的钕铁硼永磁体需大陆重稀土,替代品效率下降30%且成本翻倍。
- 经纬航太的军用无人机电机、仲硕科技的精密传感器,均依赖镨、钕等稀土提升性能,而神秘军工企业攻卫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子对抗设备,亦因钆元素断供面临技术瘫痪。

(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无人机)
稀土禁运的杀伤力远超短期停产,汉翔航空若改用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的稀土,磁体耐热性将从180℃降至120℃,发动机寿命缩短50%;中山研究院的导弹定位误差将扩大至3倍,实战价值几近归零。更深远的是技术迭代停滞——台船隐身舰艇涂层因缺钕元素吸波性能不达标,经纬航太的无人机滞空时间缩短40%。台湾当局宣称转向缅甸、澳大利亚寻求替代,但近期缅甸因内战稀土出口暴跌70%,澳大利亚莱纳斯轻稀土产能仅占全球6%,其产品杂质含量达0.5%(大陆标准0.01%),根本无法满足军工需求。美国矿藏虽丰,但本土精炼厂建设需5年,成本高达大陆三倍,台湾军工既“等不起”更“用不起”。
更深层矛盾在于供应链的政治化陷阱。2024年台湾从大陆进口的6097吨稀土中,约30%疑似经加工后流入美国军工链——洛克希德·马丁的“标枪”导弹磁材即采用台湾仲硕提供的钕铁硼合金。大陆此次禁运既堵住资源外流漏洞,更斩断美台“以华制华”的隐秘链条,直指台湾充当西方技术围堵跳板的角色。
同时,这一举措也暗含三重战略深意。其一,针对台湾6月将华为、中芯列入黑名单的“对等回击”,以“两用物项”法律工具直击其双标软肋。大陆稀土政策已从普惠转向“差异化管控”:宝马、大众通过绿色通道获稳定配额,配合对华制裁者则被拒之门外,台湾成为此政策首个实践样本。其二,重构台海博弈杠杆。当台湾军舰因磁材短缺停摆、导弹生产线因抛光剂断供冻结,民进党当局“以武谋独”叙事将不攻自破,岛内民众将直观感受“台独”的经济代价。其三,推动全球资源权力觉醒。2023年对镓、锗的管制已使欧美半导体业承压,此次对台禁运进一步宣告:资源主权已成科技时代的地缘政治硬通货,中国正将稀土从“廉价商品”升格为“战略筹码”。
历史总是充满镜像般的讽刺。ECFA框架下大陆长期以优惠价向台供应稀土,维系产业链共生。但当台湾将大陆稀土转化为射向同胞的导弹,当民进党以“科技脱钩”向美递交投名状,善意终被异化为战略风险。今日的稀土禁运既是对历史的校正,更是对未来的预演:当台湾半导体因磁材短缺丧失竞争力,当美国军工因供应链断裂推迟武器交付,世界将再次看清大陆掌握着定义台海规则的实力。
复旦大学教授沈逸曾断言:“该断的断,该减的减,把台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紧缩。”资源与技术的主权控制,正成为两岸统一进程中最为犀利的无声博弈——它不似军演那般雷霆万钧,却能在静默中让“台独”的根基寸寸瓦解。
最近更新
更多>>
- 2025新形势下,企业应如何应对出口管制2025-10-16
- 商务部公告2025第61号 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2025-10-14
- 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7号 公布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2025-10-14
- 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6号 公布对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2025-10-14
- 中美贸易博弈展望:未来三种路径2025-10-13
- 稀土永磁产业未来趋势研判2025-10-11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重大升级2025-10-10
- 2025.10.9中国稀土新政出台,全球产业格局生变,最新研判!2025-10-09
- 商务部:今日起,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2025-10-09
- 包头市2025年稀土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推进会召开2025-09-18
热点文章 更多>>
- 包头市2025年稀土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推进会召开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