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9中国稀土新政出台,全球产业格局生变,最新研判!
商务部双公告出击,
稀土管制扩至境外含中国成分物项,
技术出口全面收紧,维护国家安全出重拳
一纸公告,震动全球稀土市场。中国商务部10月9日连续打出两记重拳,直指稀土产业链关键环节。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两项重磅公告(2025年第61号、62号),宣布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这是继今年4月对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后,中国在稀土领域推出的又一重要政策措施。
两项公告几乎同步发布,展现了中国在稀土战略上的全盘考量。第61号公告瞄准了境外含有中国成分的稀土物项,首次将管制范围延伸至境外;而第62号公告则聚焦稀土相关技术出口,全面加强技术保护。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天在应询答记者问时明确指出,这些措施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同时“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01 政策解读:
双管齐下,构建全方位稀土管制体系
中国商务部的两项公告,构建了一个覆盖境内境外、涵盖产品与技术的全方位稀土管制体系。
根据第61号公告,境外组织和个人在向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特定物项前,必须获得中国商务部颁发的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件2。
这一规定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首次将管制范围明确延伸至境外。具体包括三种情况:含有中国成分的境外制造物项、使用中国稀土技术在境外生产的物项,以及原产于中国的相关物项。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告中明确规定了价值比例达到0.1%及以上的物项即受管制,这一极低的比例门槛显示了政策的全面性和严格性。
第62号公告则聚焦于稀土相关技术,明确规定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及其载体未经许可不得出口1。
公告对“磁材制造技术”作出了明确界定,是指钐钴、钕铁硼、铈磁体制造技术。这些技术是稀土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关系到高端制造、新能源、军工等关键领域的发展。
两项公告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从原料到成品、从产品到技术的完整管制体系,展现了中国在稀土战略上的深度谋划。
02 背景透视:
国家安全受威胁,中国果断出手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直接点明了出台这些管制措施的原因:“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将原产中国的稀土管制物项直接或者加工后再转移、提供给有关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潜在威胁”-4。
这一表述透露出,中国稀土资源和技术正被非法转移至军事等敏感领域,这已触及国家安全的红线。
今年以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有关部门也发现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从中国非法获取稀土技术,生产稀土相关物项并提供给军事等敏感领域用户。
发言人特别强调,这些行为“对国际和平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也有损防扩散国际努力”。 这一表述显示,中国实施管制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安全,也是为了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稀土材料广泛应用于战斗机、导弹、雷达等军工产品,其技术扩散确实可能对国际安全造成影响。
中国此次出台管制措施,既是对自身国家利益的保护,也是对国际防扩散努力的支持。
03 国际比较:
中国做法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指出,“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
这一表述表明,中国的管制措施并非特立独行,而是与国际惯例接轨。主要发达国家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的技术和产品都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
发言人还透露,“有关稀土技术也早在2001年就列入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这意味着,中国对稀土技术的管制并非全新政策,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相关物项实施管制,体现了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积极参与防扩散国际努力的一贯立场。
此次管制措施的设计也参考了国际通行做法,如设置管制清单、实行许可证制度、区分不同最终用户等,展现了中国在出口管制领域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04 影响分析:
全球稀土产业链将重新洗牌
中国稀土新政的出台,将对全球稀土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境外稀土企业面临合规挑战
根据第61号公告,境外稀土相关企业如果其产品中含有中国成分或使用了中国技术,向任何第三方出口都需向中国商务部申请许可证。 这一规定将大大增加这些企业的合规成本和运营复杂度。
特别是对于那些从中国进口稀土原料或中间产品,在境外加工后再出口的企业,将直接受到新规影响。这些企业必须重新评估其供应链合规性,调整业务流程。
技术合作与交流受限
第62号公告对稀土相关技术出口的管制,将影响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公告明确技术载体包括设计图纸、工艺规范、工艺参数、加工程序、仿真数据等,几乎覆盖了所有技术转移渠道。
未经许可,中国企业和个人不得通过知识产权许可、投资、交流、赠送、展览、展示等任何方式转移或提供相关技术。 这将使得国际稀土技术合作更加规范,同时也可能减缓一些国际合作项目的进展。
全球稀土市场格局调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供应国,此次加强出口管制,将促使全球稀土市场格局重新调整。
一些依赖中国稀土产品或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可能面临供应链压力,不得不加快自主产业链建设或寻找替代供应源。但从短期看,完全替代中国稀土产品和技术并不现实。
05 政策亮点:
既有力度又不失灵活性
仔细分析两项公告内容,可以发现中国此次出台的稀土管制政策既有力度,又不失灵活性,展现了高超的政策设计水平。
明确的豁免条款
第61号公告规定,最终用途为紧急医疗、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救助等人道主义救援的出口申请,豁免申请许可。 这一条款体现了中国政策的人道主义关怀。
同时,公告还设置了过渡期,其中“一(一)”和“一(二)”部分自2025年12月1日起实施,给了相关企业近两个月的适应调整期。
精细化的审批政策
公告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是根据最终用途和用户类型设计了精细化的审批政策。
对向境外军事用户的出口申请,以及向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和关注名单所列的进口商和最终用户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2。 这将有效防止稀土物项和技术流向敏感领域。
对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者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则实行逐案审批5。
这种区别对待的政策,既防范了风险,又保障了正常商业活动。
完善的配套服务
公告还提供了完善的配套服务,如设立咨询邮箱(jingwaizixun@mofcom.gov.cn),为境外出口经营者判断物项是否受管制提供指引。
同时,公告要求境内出口经营者向境外进口商、最终用户出具《合规告知书》,确保下游用户了解并遵守中国管制要求。 这种全链条管理思维,增强了政策的执行效果。
中国稀土新政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稀土管理体系进一步成熟完善。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说,“中方愿通过多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与各方加强沟通合作,促进合规贸易,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中国的稀土新政,既是对国家安全的必要守护,也是对国际责任的认真履行。 在全球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一举措必将对全球稀土产业格局和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最近更新
更多>>
- 稀土永磁产业未来趋势研判2025-10-11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重大升级2025-10-10
- 2025.10.9中国稀土新政出台,全球产业格局生变,最新研判!2025-10-09
- 商务部:今日起,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2025-10-09
- 包头市2025年稀土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推进会召开2025-09-18
- 中国稀土管制,现在根本买不到 2025-09-16
- 2025稀土9月趋势研判2025-09-15
- 稀土出口数据公布!金额猛涨51.04%!2025-09-10
- 稀土未来潜力如何?2025-09-04
- 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