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华: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时间:2016-08-01 14:38:00 来源:
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经济增长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从源头和生产过程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在
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经济增长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从源头和生产过程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在日前举行的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解振华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因此,探讨理念与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
解振华表示,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用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因此,就创新引领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坚定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但这些成绩很大程度上是资源的浪费、高消耗、高排放等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所以,要实现我国“两个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树立新的资源观
我国资源禀赋不足,人均占有资源的水平较低,资源的产出率、能源的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015年,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为13%,但能源的消耗却占全球的近20%,水泥、钢铁、氧化铝、精炼铜等消费分别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过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资源的刚性需求在不断增长,所以我国有限的资源延续传统发展方式和传统的技术是根本不可能支撑长期发展的无限需求。
目前,不光是我国,就是世界如果延续传统的发展方式和传统的技术,地球上的资源也不可能支撑人类无限的需求。因此,我国必须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产出率,要节约资源,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再生资源,也就是要“变废为宝”。
深化绿色发展的协同效应
绿色发展的协同效应,就是要深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协同效应。“十二五”期间,我国通过节约、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实现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8.2%,单位GDP的二氧化氮排放量下降了20%,累计实现节能8.6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氮19.3亿吨,循环经济成果显著。
按照统计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资源产出率提高了16.4%,其中每回收利用一吨废旧物资,平均节约自然资源4.2亿吨,折算节约能源1.4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氮3.18吨,减少6到10吨的垃圾处理量。所以,再制造产品与常规生产的产品相比较,节约成本50%、减少能耗60%、减少原材料70%、减少污染的排放80%。如果我国能够发展循环经济,把资源节约利用率折算成减碳量,根据不同产品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量折算成减碳量,使其作为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这将扩大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
创新技术机制
发展循环经济在体制机制、商业模式、关键技术等方面要进行大胆创新,要激发循环经济的新动能。
一是机制创新。要建立健全以资源产出率、循环利用率为核心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是模式创新。要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规范化组织化的水平,核心的就是让体系内的所有参与方都要在经济上有利可图,这样循环经济才能够可持续。
三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资源可持续、产业能链接的关键。要把循环经济的重大关键技术,纳入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科技发展计划中,鼓励建设循环经济工程中心,通过大量的技术创新增强资源循环利用的可行性,降低减量化和再生利用的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
坚持多双合作
循环经济将越来越成为多双边国际合作的热点领域,现在搞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跟各个国家的双边合作和区域合作当中,不光是节能、提高能效,循环经济已经纳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今后,我国循环经济要坚持开放,增强多双边合作的议题设置和议题的推动能力,要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强循环经济的理念模式、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国际交流和进出口贸易。配合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鼓励国内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到海外投资合作,扩大全球合作的规模,促进各国发展方式的转变。
发展共享和分享经济
创新消费理念,大力发展分享经济,把分享经济作为优化供给结构、引导绿色发展的新领域,延长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支持闲置房屋、车辆、闲置物品的分享使用,发展分享办公、分享储蓄、分享信息,提高闲置资产的利用效率。创新商业模式,大力发展社会租赁产业,推动服务外包式的产业服务,培育专业的循环型生产服务企业,改变传统产品的提供模式,提高产品维护专业化的水平。鼓励专业分享平台的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和信用评价机制,逐渐实现分享商品、信息、服务的在线交易,提高资源循环产业的发展水平,扩大行业就业容量,提升行业的就业质量。
来源:中国稀土行业协会
解振华表示,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用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因此,就创新引领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坚定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但这些成绩很大程度上是资源的浪费、高消耗、高排放等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所以,要实现我国“两个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树立新的资源观
我国资源禀赋不足,人均占有资源的水平较低,资源的产出率、能源的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015年,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为13%,但能源的消耗却占全球的近20%,水泥、钢铁、氧化铝、精炼铜等消费分别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过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资源的刚性需求在不断增长,所以我国有限的资源延续传统发展方式和传统的技术是根本不可能支撑长期发展的无限需求。
目前,不光是我国,就是世界如果延续传统的发展方式和传统的技术,地球上的资源也不可能支撑人类无限的需求。因此,我国必须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产出率,要节约资源,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再生资源,也就是要“变废为宝”。
深化绿色发展的协同效应
绿色发展的协同效应,就是要深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协同效应。“十二五”期间,我国通过节约、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实现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8.2%,单位GDP的二氧化氮排放量下降了20%,累计实现节能8.6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氮19.3亿吨,循环经济成果显著。
按照统计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资源产出率提高了16.4%,其中每回收利用一吨废旧物资,平均节约自然资源4.2亿吨,折算节约能源1.4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氮3.18吨,减少6到10吨的垃圾处理量。所以,再制造产品与常规生产的产品相比较,节约成本50%、减少能耗60%、减少原材料70%、减少污染的排放80%。如果我国能够发展循环经济,把资源节约利用率折算成减碳量,根据不同产品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量折算成减碳量,使其作为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这将扩大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
创新技术机制
发展循环经济在体制机制、商业模式、关键技术等方面要进行大胆创新,要激发循环经济的新动能。
一是机制创新。要建立健全以资源产出率、循环利用率为核心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是模式创新。要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规范化组织化的水平,核心的就是让体系内的所有参与方都要在经济上有利可图,这样循环经济才能够可持续。
三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资源可持续、产业能链接的关键。要把循环经济的重大关键技术,纳入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科技发展计划中,鼓励建设循环经济工程中心,通过大量的技术创新增强资源循环利用的可行性,降低减量化和再生利用的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
坚持多双合作
循环经济将越来越成为多双边国际合作的热点领域,现在搞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跟各个国家的双边合作和区域合作当中,不光是节能、提高能效,循环经济已经纳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今后,我国循环经济要坚持开放,增强多双边合作的议题设置和议题的推动能力,要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强循环经济的理念模式、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国际交流和进出口贸易。配合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鼓励国内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到海外投资合作,扩大全球合作的规模,促进各国发展方式的转变。
发展共享和分享经济
创新消费理念,大力发展分享经济,把分享经济作为优化供给结构、引导绿色发展的新领域,延长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支持闲置房屋、车辆、闲置物品的分享使用,发展分享办公、分享储蓄、分享信息,提高闲置资产的利用效率。创新商业模式,大力发展社会租赁产业,推动服务外包式的产业服务,培育专业的循环型生产服务企业,改变传统产品的提供模式,提高产品维护专业化的水平。鼓励专业分享平台的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和信用评价机制,逐渐实现分享商品、信息、服务的在线交易,提高资源循环产业的发展水平,扩大行业就业容量,提升行业的就业质量。
来源:中国稀土行业协会
最近更新
更多>>
- 刘雷云拜会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陈得信2024-12-06
- 正海磁材谢宏祖教授荣膺 “推动中国钕铁硼永磁产业发展杰出贡献奖”2024-12-06
- 喜报!中国稀土集团所属牦牛坪稀土矿山入选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矿业行业)名录2024-12-02
- 刘雷云会见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何宏平2024-11-25
- 刘雷云出席2024(第七届)中国稀土论坛并致辞2024-11-25
- 稀土央企换帅!将适时推进内外部重组2024-11-22
- 中科三环申请永磁体局部区域退磁专利,实现永磁体局部退磁2024-11-20
- 北方稀土拟合资成立新公司 建设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项目2024-11-01
- 韵升强磁获评2024年全国质量标杆典型经验2024-10-31
- 刘雷云到广晟有色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10-17
热点文章 更多>>
- 刘雷云到广晟有色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