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座谈会在宁波召开
时间:2016-06-13 14:38:00 来源:
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组织召开的“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座谈会”,于2016年6月6~8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工信厅(委)、典型企业、行业协会共计140余人参加了会议。工信部辛国斌副部长、工信部办公厅、规划司、产业司、装备司、财务司、运行局、节能司、原材料司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宁波市副市长陈仲朝代表会议承办单位致欢迎辞。会议由五个阶段组成。
会议第一阶段,听取辛国斌副部长作的“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大会主旨报告和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视员、稀土办主任贾银松、副司长潘爱华、骆铁军、苗治民分别作的“推进稀土全产业链管理措施的落实”、“石化行业安全健康发展”、“推进钢铁、有色、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生产与应用结合,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
辛国斌副部长的主旨报告共分四个部分,一是“十二五”的主要工作和成效;二是原材料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三是“十三五”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四是做好2016年几项工作。
在谈到原材料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时辛国斌副部长指出,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长期存在,全球产业结构面临新的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将重塑世界经济格局。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转型发展时期,面临着与以往显著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给我国原材料工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国际竞争面临新的挑战;二是市场需求出现具有转折意义的新变化,传统发展路径和模式难以为继;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更加迫切,绿色低碳发展压力空前加大,我国已经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降低40~50%,原材料工业能源消耗约占工业的70%,废水、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和固体废料排放总量巨大。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相当一部分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企业将不能满足环保治理的新要求,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区,企业面临的环保监管将更加严格,这必将对原材料工业的布局、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我国原材料工业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重要的机遇,总体看,支撑我国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没有变,发展的机遇要大于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改革红利的释放为原材料工业由大变强提供巨大动力;二是“四化同步”发展为原材料工业创造巨大市场需求空间;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助推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
在谈到“十三五”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时,辛国斌副部长强调,“十三五”期间,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主要动力,以绿色低碳和环保安全为首要责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着力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着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基本形成供需平衡、结构优化、竞争有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开放合作的科学发展格局,全面完成《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各项阶段性目标,有效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期间,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在着力提升工艺和装备技术水平、加大高端材料开发力度、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下功夫;二是统筹谋划行业全局,促进形成平衡发展格局。主要加强加快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企业整合重组等方面的工作;三是全面推进绿色制造,提升低碳循环发展水平。重点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低碳发展水平等项工作;四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一要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加强“走出去”的协调、支撑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二要提高“引进来”的质量和水平,要高度重视境外企业对促进我国原材料工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鼓励境外先进企业参与原材料企业的兼并重组,投资建设高端材料生产线,设立研发中心,带动国内企业完善结构治理、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三要积极开发利用海外矿产资源,稳定可靠的矿产资源供应;五是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提升共享发展水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不断提高民生保障能力。
在谈到做好2016年几项工作时,辛国斌副部长要求,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认真落实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二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抓紧做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作;四是认真谋划原材料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会议第二阶段,与会代表分成五个组,紧紧围绕大会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进行讨论。
会议第三阶段,进行大会经验交流。河北省工信厅、宁波市经信委、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新疆经信委的代表在会上先后作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打赢化解过剩产能攻坚战”、“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石化工业智能工厂建设理论与实践”、“落实国办指导意见促进新疆建材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经验做法。
会议第四阶段,与会代表分别到博威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和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参观访问。
会议第五阶段,进行会议总结。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周长益作会议总结。
在谈到本次取得的收获时,周司长指出,本次会议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明确了原材料的任务,增强了信心。
在谈到与会代表反映的问题时,周司长总结到,代表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危化品企业搬迁、新材料如何发展、原材料行业与应用行业交流拓展不够、行业管理缺乏资金和手段等方面。这些问题将会后认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加以落实。
在谈到今后的重点工作时,周司长强调,一要做好原材料行业运行分析工作;二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再也不能开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招商引资活动了,对那些超排、环境问题频出,工信系统再也不能护短,要鼓励将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三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地方工信管理部门要考虑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多了解企业的想法和能力,帮助企业走出去;四是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各地方工信管理部门要重视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将本地好的做法,遇到困难和问题及时上报工信部,工信部将及时将共性问题、难点问题上报国务院。
来源:中国稀土行业协会
会议第一阶段,听取辛国斌副部长作的“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大会主旨报告和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视员、稀土办主任贾银松、副司长潘爱华、骆铁军、苗治民分别作的“推进稀土全产业链管理措施的落实”、“石化行业安全健康发展”、“推进钢铁、有色、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生产与应用结合,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
辛国斌副部长的主旨报告共分四个部分,一是“十二五”的主要工作和成效;二是原材料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三是“十三五”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四是做好2016年几项工作。
在谈到原材料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时辛国斌副部长指出,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长期存在,全球产业结构面临新的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将重塑世界经济格局。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转型发展时期,面临着与以往显著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给我国原材料工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国际竞争面临新的挑战;二是市场需求出现具有转折意义的新变化,传统发展路径和模式难以为继;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更加迫切,绿色低碳发展压力空前加大,我国已经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降低40~50%,原材料工业能源消耗约占工业的70%,废水、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和固体废料排放总量巨大。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相当一部分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企业将不能满足环保治理的新要求,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区,企业面临的环保监管将更加严格,这必将对原材料工业的布局、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我国原材料工业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重要的机遇,总体看,支撑我国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没有变,发展的机遇要大于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改革红利的释放为原材料工业由大变强提供巨大动力;二是“四化同步”发展为原材料工业创造巨大市场需求空间;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助推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
在谈到“十三五”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时,辛国斌副部长强调,“十三五”期间,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主要动力,以绿色低碳和环保安全为首要责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着力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着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基本形成供需平衡、结构优化、竞争有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开放合作的科学发展格局,全面完成《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各项阶段性目标,有效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期间,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在着力提升工艺和装备技术水平、加大高端材料开发力度、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下功夫;二是统筹谋划行业全局,促进形成平衡发展格局。主要加强加快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企业整合重组等方面的工作;三是全面推进绿色制造,提升低碳循环发展水平。重点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低碳发展水平等项工作;四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一要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加强“走出去”的协调、支撑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二要提高“引进来”的质量和水平,要高度重视境外企业对促进我国原材料工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鼓励境外先进企业参与原材料企业的兼并重组,投资建设高端材料生产线,设立研发中心,带动国内企业完善结构治理、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三要积极开发利用海外矿产资源,稳定可靠的矿产资源供应;五是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提升共享发展水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不断提高民生保障能力。
在谈到做好2016年几项工作时,辛国斌副部长要求,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认真落实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二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抓紧做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作;四是认真谋划原材料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会议第二阶段,与会代表分成五个组,紧紧围绕大会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进行讨论。
会议第三阶段,进行大会经验交流。河北省工信厅、宁波市经信委、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新疆经信委的代表在会上先后作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打赢化解过剩产能攻坚战”、“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石化工业智能工厂建设理论与实践”、“落实国办指导意见促进新疆建材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经验做法。
会议第四阶段,与会代表分别到博威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和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参观访问。
会议第五阶段,进行会议总结。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周长益作会议总结。
在谈到本次取得的收获时,周司长指出,本次会议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明确了原材料的任务,增强了信心。
在谈到与会代表反映的问题时,周司长总结到,代表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危化品企业搬迁、新材料如何发展、原材料行业与应用行业交流拓展不够、行业管理缺乏资金和手段等方面。这些问题将会后认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加以落实。
在谈到今后的重点工作时,周司长强调,一要做好原材料行业运行分析工作;二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再也不能开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招商引资活动了,对那些超排、环境问题频出,工信系统再也不能护短,要鼓励将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三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地方工信管理部门要考虑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多了解企业的想法和能力,帮助企业走出去;四是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各地方工信管理部门要重视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将本地好的做法,遇到困难和问题及时上报工信部,工信部将及时将共性问题、难点问题上报国务院。
来源:中国稀土行业协会
最近更新
更多>>
- 稀土行业观察:供需格局改善趋势下关注结构性机会2025-04-11
- 行业协会:中国稀土企业将确保相关物项不被用于军事目的或敏感领域2025-04-11
- 中国稀土集团董事长: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建设世界一流稀土企业集团2025-03-06
- 迎接人形机器人“落地” 稀土磁材企业纷纷扩产2025-03-06
- 刘雷云会见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磊一行2025-03-06
- 中国北方稀土5个项目荣获2024年度稀土科学技术奖2025-02-24
- 【喜报】中国北方稀土获评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2025-02-10
- 北方稀土入选《2024年中国企业ESG100指数》榜单2025-01-24
- 中国北方稀土相关领导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稀土技术委员会(ISO/TC 298)主席2025-01-23
- 刘雷云拜会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陈得信2024-12-06
热点文章 更多>>
- 刘雷云拜会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陈得信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