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发现一种碳酸盐重稀土新矿物,以陈毓川院士名字命
新矿物的国际矿物学会编号为IMA2022-120,英文名为yuchuanite-(Y),中文名为毓川碳钇矿,矿物为缩写Ych-(Y)。该新矿物以中国工程院陈毓川院士的名字命名。
陈毓川院士系我国著名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家。其于1934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原籍宁波,1959年毕业于苏联乌克兰顿涅茨克工业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院士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在锡、钨、铁、铜、金等矿床,桂北、宁芜、南岭、阿尔泰地区及全国区域成矿规律、矿床成矿模式、矿床成矿系列研究领域和矿产勘查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介绍,现年89岁高龄的陈毓川院士正在组织编写新中国首套《中国矿产地质志》。
据悉,毓川碳钇矿是由刘鹏副教授在粤东北玉水铜矿所发现。此前的2021年,刘鹏副教授等人也是在该产地发现新矿物景文矿(Y2Al2V4+2[SiO4]2O4[OH]4)。
最新发现的毓川碳钇矿是一种罕见的含水碳酸盐重稀土矿物。在显微镜下,毓川碳钇矿呈透明、亮灰色,多以30-300μm的板状或脉状晶体,与磷钇矿、氟碳钇矿、斑铜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硬石膏等共生。
毓川碳钇矿镜下照片。图 西北大学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玉水铜矿中发育有多种重稀土矿物,包括氟碳酸盐、砷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复酸盐等重稀土矿物。初步研究发现,这些重稀土矿物形成于晚三叠世,为华南地区首次识别出的三叠纪重稀土矿化。矿物学与Nd同位素研究表明,其形成可能与盆地卤水有关,重稀土来源于下部的红色砂岩。
研究团队认为,玉水铜矿中多种重稀土新矿物的发现为拓展重稀土成矿新类型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拓展我国华南重稀土找矿新方向提供了重要支撑。
最近更新
更多>>
- 稀土产能全球前三,宁波韵升2025-06-11
-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材料|稀土永磁材料2025-06-05
- 中国反制手术刀,它比关税更要命? 2025-06-05
- 稀土产业进出口报告:一季度前十大出口国家都有谁?2025-05-22
- 稀土行业观察:供需格局改善趋势下关注结构性机会2025-04-11
- 行业协会:中国稀土企业将确保相关物项不被用于军事目的或敏感领域2025-04-11
- 中国稀土集团董事长: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建设世界一流稀土企业集团2025-03-06
- 迎接人形机器人“落地” 稀土磁材企业纷纷扩产2025-03-06
- 刘雷云会见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磊一行2025-03-06
- 中国北方稀土5个项目荣获2024年度稀土科学技术奖2025-02-24
热点文章 更多>>
- 中国北方稀土5个项目荣获2024年度稀土科学技术奖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