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高新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坚持激发改革活力
在高新区希望工业园区,包头震雄铜业有限公司的部分厂房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中。“项目的快速推进,得益于高新区简化审批事项、提升审批效率,公司二期10万吨铜连铸连轧项目的建设周期比原计划缩短半年,即将实现投产。”公司副总经理董德付信心满满地说。
董德付进一步表示,公司落户高新区后,相关部门为企业积极申请到了0.26元/千瓦时的优惠电价,细算下来,年预计可节省1000万元,产品竞争优势将大大增强。
据悉,高新区出台促进主导产业健康发展八条、促进工业企业稳定向好、扶持稀土新材料企业更新先进设备等政策措施,全年兑现扶持资金3亿元,打捆申报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4亿元,有力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此外,还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担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改革试点和自治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顺利通过验收,在全市率先实现“二十六证”合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17年,全区非公经济市场主体累计 1.6万户、占全区98%,新增 1500户、同比增长 25 %。
坚持提升非公质量
11月24日,“5N高纯氧化铝项目”中试成功并产出首批产品,填补了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高端产品的空白。
据了解,本项目技术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佼教授团队,团队拥有国内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纯铝提纯工艺及装备,在国内首次制备出了5N5和6N超高纯铝锭,实现了纯度超过5N5的超高纯铝锭的规模化生产,为“5N高纯氧化铝”原料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
项目一期建设,现有中试生产能力为300吨,2019年将达到1000吨产能,预计产值6000万元。
近年来,高新区通过创建国家知识产区示范园区,充分发挥中科院、上海交大两大新型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优势,推行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补贴券等系列举措,创新氛围日益浓厚。2017年,全区非公高新技术企业59家、占全市的55%;非公企业获得专利授权2423项、占全市的51.2%;市级以上非公企业研发中心65家、占比达94%。
坚持加强服务保障
11月17日,包头昊明稀土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亿安时稀土动力电池建设项目顺利投产,这是包头制造的首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唯一、国际领先的电容型稀土镍氢动力电池。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爱东将其归功于政府的大力扶持。“稀土高新区为我们量身打造建设了厂房等基础设施,缩短了项目的建设进程。”
据悉,高新区还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稀土深加工基地等,推行“保姆式”服务,企业实现“拎包入住”,打通了磁材后加工瓶颈,入驻稀土和高技术项目68个,有力促进了非公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资源集约。
在服务非公企业方面,深入推进“绿色通道”服务和企业上市“一站式”服务,积极帮助非公企业拓展市场、新上项目、拉长链条,全区非公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非公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来源:中国稀土门户网
最近更新
更多>>
- 稀土产能全球前三,宁波韵升2025-06-11
-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材料|稀土永磁材料2025-06-05
- 中国反制手术刀,它比关税更要命? 2025-06-05
- 稀土产业进出口报告:一季度前十大出口国家都有谁?2025-05-22
- 稀土行业观察:供需格局改善趋势下关注结构性机会2025-04-11
- 行业协会:中国稀土企业将确保相关物项不被用于军事目的或敏感领域2025-04-11
- 中国稀土集团董事长: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建设世界一流稀土企业集团2025-03-06
- 迎接人形机器人“落地” 稀土磁材企业纷纷扩产2025-03-06
- 刘雷云会见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磊一行2025-03-06
- 中国北方稀土5个项目荣获2024年度稀土科学技术奖2025-02-24
热点文章 更多>>
- 中国北方稀土5个项目荣获2024年度稀土科学技术奖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