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又“疯掉”了?
时间:2017-08-24 14:32:00 来源:
近期,以镨钕氧化物为代表的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再现一轮暴涨行情。目前,价格信号正在向下游行业传导,钕铁硼等下游生产企业面临不断
近期,以镨钕氧化物为代表的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再现一轮暴涨行情。目前,价格信号正在向下游行业传导,钕铁硼等下游生产企业面临不断攀升的成本压力,引发市场预期和交易秩序的混乱。对此乱象,“稀土圈”内特别是下游企业和行业协会或哀叹或怨怼,人们不禁又问:稀土产业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过几年就会上演一出“发疯”的剧情?
稀土价格的确是要“疯掉”的节奏
自2016年10月以来,稀土产品开始酝酿新一波涨势。进入2017年,作为稀土永磁材料基础原料的镨钕氧化物价格一路狂飙,从26万/吨快速升至39.8万/吨,涨幅高达53%。仅6月份至今,氧化镨钕价格的涨幅已超过36%。眼下镨钕氧化物报价达到60万元/吨,成交价为50万元/吨左右。到8月份中旬,稀土价格指数一度站上了188.2点的高位,已经明显偏离了市场稳态的价格水平。主要产品价格猛涨使得稀土市场再度呈现2011年二季度发生的价格异常高位震荡的局面,下游生产及应用企业自是苦不堪言。
稀土价格异动及其造成的行业运行秩序混乱,引起了主管部门和行业各界的高度关注。近日,工信部稀土办发出通知,要求六大稀土集团发挥正向引领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顺价销售,尽快稳定稀土市场价格。主管部门出手干预,加之部分企业开始逢高出货,稀土市场短期行情略有回稳,但尚未对价格走向产生逆转作用。
另据调查,价格呈普涨之势下,江西、内蒙古、四川等地稀土企业的开工率却有所下降。其中,四川稀土生产企业的开工率由今年5月的79%降至8月份的40%,产量也从4500吨大幅下滑至2300吨,减产幅度高达48.9%。参考今年的稀土配额指标、稀土现行产量以及当下的库存状况,可以预见,如不放出政策大招,稀土生产难以满足后续收储以及下游行业的刚需,稀土价格今年下半年仍有可能维持在高位震荡。
价格暴涨背后的多只推手
探究此轮稀土价格暴涨的原因,若要从正面解读,是由多方面因素推动的:一是近年来,政府与行业协会联手,不断加大力度,改善稀土产品的定价条件和价格形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上下游的价格预期;二是“稀土打黑”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有效地打击了“黑”稀土生产交易,市场上“黑”稀土的供应量相应减少;三是随着环境税征管逐步到位,环保高压对落后的稀土产能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然而,深入分析供求走势、政策环境变化以及资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以发现,这一波稀土价格上涨行情的推手更为复杂,其中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首先,在总量控制的管理方式下,稀土的指令性生产指标调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行业快速发展,带动国内稀土需求转暖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稀土元素内部需求结构的不平衡。由于稀土永磁材料及其下游应用的持续扩张,拉动镨钕、铽镝等稀土产品的国内需求急剧增加,而随着日本等国“去稀土化”力度加大,其稀土用量减少,进口日益多元化,镧铈、钐、钇等高配分稀土产品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过剩。目前,稀土永磁材料消耗的稀土元素占到市场供应总量的六成左右。粗略估算,仅满足国内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对镨钕元素的需求,就需要15-18吨的稀土产品,其中相当一部分需求要由钕铁硼的低端产能消纳;另一方面,在供给层面,2017年稀土(折合稀土氧化物)年度开采总量指标被限定为10.5万吨,已连续3年未做上调。在总量控制指标与需求发生错配的情况下,稀土供求矛盾有所激化,导致价格上行压力不断凸显。
其次,2017年1月,随着中国五矿完成整合验收,由政府主导的六大稀土集团对稀土行业的资源整合基本落实到位。虽然整合后的六大集团名义上掌控了全国100%的稀土资源,但这不并意味着稀土资源开发特别是南方离子型稀土的分散化生产方式和产业格局彻底被终结。实际上,离子型稀土特殊的资源赋存条件以及普遍偏低的资源品位决定了南方矿的开采环节主要由小企业承担,根本不适合大型矿作业。目前,在行业整合过程中挂靠在六大集团下的地方性企业甚至作坊式的小矿小厂仍是离子型稀土开采冶炼的主力军。这些企业为获得生产和出口指标,向六大集团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由游离在体制外继而进入了产业体系内。“稀土案”败诉后,出口环节管制放松,实现了身份转换的中小企业开始放量出口。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稀土出口数量达26219吨,同比增长12.94%,与5年前实施稀土出口配额管理的情况相比,稀土出口量猛增4.34倍。出口放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国内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稀土市场的供求矛盾。
再次,国家稀土收储的时机选择备受质疑。针对稀土价格在较长时期低位徘徊的状况,2016年6月,国家收储启动新一轮招标,采取“少量多次”的方略实施收储,分别于2016年12月以及今年1、3、5月连续4次实施收储。此举对稀土价格预期的影响十分明显,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将持续低迷三年多的稀土价格拉回合格水平,但同时这种收储节奏放大了上游企业的惜售心理以及市场的投机情绪,收储效果难免背离政策投放的初衷。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此轮稀土价格暴涨,国家收储是因,短期超过是果,因果叠加引发市场行情二次震荡。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稀土虽然具有突出的战略性,就其规模而言,却一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体量很小的行业,1000亿左右的年产值意味着这一行业很容易被少数企业和少量资本所操控。当下的价格暴涨不排除是由于部分企业在供求趋紧、国家收储等市场信号下囤货惜售,资本对氧化镨、氧化钕等行业主打产品的短期过度炒作也对稀土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来源:中国稀土行业协会
稀土价格的确是要“疯掉”的节奏
自2016年10月以来,稀土产品开始酝酿新一波涨势。进入2017年,作为稀土永磁材料基础原料的镨钕氧化物价格一路狂飙,从26万/吨快速升至39.8万/吨,涨幅高达53%。仅6月份至今,氧化镨钕价格的涨幅已超过36%。眼下镨钕氧化物报价达到60万元/吨,成交价为50万元/吨左右。到8月份中旬,稀土价格指数一度站上了188.2点的高位,已经明显偏离了市场稳态的价格水平。主要产品价格猛涨使得稀土市场再度呈现2011年二季度发生的价格异常高位震荡的局面,下游生产及应用企业自是苦不堪言。
稀土价格异动及其造成的行业运行秩序混乱,引起了主管部门和行业各界的高度关注。近日,工信部稀土办发出通知,要求六大稀土集团发挥正向引领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顺价销售,尽快稳定稀土市场价格。主管部门出手干预,加之部分企业开始逢高出货,稀土市场短期行情略有回稳,但尚未对价格走向产生逆转作用。
另据调查,价格呈普涨之势下,江西、内蒙古、四川等地稀土企业的开工率却有所下降。其中,四川稀土生产企业的开工率由今年5月的79%降至8月份的40%,产量也从4500吨大幅下滑至2300吨,减产幅度高达48.9%。参考今年的稀土配额指标、稀土现行产量以及当下的库存状况,可以预见,如不放出政策大招,稀土生产难以满足后续收储以及下游行业的刚需,稀土价格今年下半年仍有可能维持在高位震荡。
价格暴涨背后的多只推手
探究此轮稀土价格暴涨的原因,若要从正面解读,是由多方面因素推动的:一是近年来,政府与行业协会联手,不断加大力度,改善稀土产品的定价条件和价格形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上下游的价格预期;二是“稀土打黑”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有效地打击了“黑”稀土生产交易,市场上“黑”稀土的供应量相应减少;三是随着环境税征管逐步到位,环保高压对落后的稀土产能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然而,深入分析供求走势、政策环境变化以及资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以发现,这一波稀土价格上涨行情的推手更为复杂,其中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首先,在总量控制的管理方式下,稀土的指令性生产指标调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行业快速发展,带动国内稀土需求转暖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稀土元素内部需求结构的不平衡。由于稀土永磁材料及其下游应用的持续扩张,拉动镨钕、铽镝等稀土产品的国内需求急剧增加,而随着日本等国“去稀土化”力度加大,其稀土用量减少,进口日益多元化,镧铈、钐、钇等高配分稀土产品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过剩。目前,稀土永磁材料消耗的稀土元素占到市场供应总量的六成左右。粗略估算,仅满足国内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对镨钕元素的需求,就需要15-18吨的稀土产品,其中相当一部分需求要由钕铁硼的低端产能消纳;另一方面,在供给层面,2017年稀土(折合稀土氧化物)年度开采总量指标被限定为10.5万吨,已连续3年未做上调。在总量控制指标与需求发生错配的情况下,稀土供求矛盾有所激化,导致价格上行压力不断凸显。
其次,2017年1月,随着中国五矿完成整合验收,由政府主导的六大稀土集团对稀土行业的资源整合基本落实到位。虽然整合后的六大集团名义上掌控了全国100%的稀土资源,但这不并意味着稀土资源开发特别是南方离子型稀土的分散化生产方式和产业格局彻底被终结。实际上,离子型稀土特殊的资源赋存条件以及普遍偏低的资源品位决定了南方矿的开采环节主要由小企业承担,根本不适合大型矿作业。目前,在行业整合过程中挂靠在六大集团下的地方性企业甚至作坊式的小矿小厂仍是离子型稀土开采冶炼的主力军。这些企业为获得生产和出口指标,向六大集团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由游离在体制外继而进入了产业体系内。“稀土案”败诉后,出口环节管制放松,实现了身份转换的中小企业开始放量出口。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稀土出口数量达26219吨,同比增长12.94%,与5年前实施稀土出口配额管理的情况相比,稀土出口量猛增4.34倍。出口放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国内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稀土市场的供求矛盾。
再次,国家稀土收储的时机选择备受质疑。针对稀土价格在较长时期低位徘徊的状况,2016年6月,国家收储启动新一轮招标,采取“少量多次”的方略实施收储,分别于2016年12月以及今年1、3、5月连续4次实施收储。此举对稀土价格预期的影响十分明显,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将持续低迷三年多的稀土价格拉回合格水平,但同时这种收储节奏放大了上游企业的惜售心理以及市场的投机情绪,收储效果难免背离政策投放的初衷。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此轮稀土价格暴涨,国家收储是因,短期超过是果,因果叠加引发市场行情二次震荡。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稀土虽然具有突出的战略性,就其规模而言,却一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体量很小的行业,1000亿左右的年产值意味着这一行业很容易被少数企业和少量资本所操控。当下的价格暴涨不排除是由于部分企业在供求趋紧、国家收储等市场信号下囤货惜售,资本对氧化镨、氧化钕等行业主打产品的短期过度炒作也对稀土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来源:中国稀土行业协会
最近更新
更多>>
- 刘雷云拜会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陈得信2024-12-06
- 正海磁材谢宏祖教授荣膺 “推动中国钕铁硼永磁产业发展杰出贡献奖”2024-12-06
- 喜报!中国稀土集团所属牦牛坪稀土矿山入选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矿业行业)名录2024-12-02
- 刘雷云会见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何宏平2024-11-25
- 刘雷云出席2024(第七届)中国稀土论坛并致辞2024-11-25
- 稀土央企换帅!将适时推进内外部重组2024-11-22
- 中科三环申请永磁体局部区域退磁专利,实现永磁体局部退磁2024-11-20
- 北方稀土拟合资成立新公司 建设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项目2024-11-01
- 韵升强磁获评2024年全国质量标杆典型经验2024-10-31
- 刘雷云到广晟有色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10-17
热点文章 更多>>
- 刘雷云到广晟有色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