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研发出3D打印“海绵陶瓷”材料,用途有多广泛?
时间:2017-06-16 10:30:00 来源:
陶瓷以耐高温而闻名,但致命的缺点是一旦形状发生变化就会破裂。中外科学家利用陶瓷纳米纤维制备出一种海绵状新材料,不仅超轻、耐热,其制备过程也快速经济,有望用于制作消防服和水净化等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科学·进展》上。
论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伍晖11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纳米纤维一般通过静电纺丝或3D激光打印等工艺进行生产,前者不适合于将纳米纤维组建成为三维结构;后者则耗时较多,成本较高。研究团队用廉价高效的气流纺丝技术,通过高速的气流将陶瓷前驱体溶液拉伸为纳米纤维,并用一种多孔收集器将其收集组建成为海绵结构,加热除掉前驱体中的高分子与溶剂,以得到一个由相互缠结的陶瓷纳米纤维组成的海绵。
这种新型材料可以像棉花糖一样又轻又软,即便被压扁仍可以反弹回近似原始形态,且不会被损坏。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王浩伦表示,在实验室测试中,将一片花瓣放置在由二氧化锆陶瓷制成的7毫米厚的海绵上,海绵底部以400℃加热10分钟后,花瓣仍完好无损,而用普通结构的陶瓷材料来隔热的话,花瓣早就焦了。因此,该材料可用于制作消防服等耐热柔性绝缘材料。
此外,这种海绵陶瓷利用其多孔性与光催化活性,当其被有机污染物染色时,在光照下仅用15分钟就可以将污染物分解掉。王浩伦称,当代水过滤技术中所用的过滤材料大多是粉末状,难以重复利用,这种新型材料则具有便于回收和重复使用的优势。
来源:中国稀土行业协会
论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伍晖11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纳米纤维一般通过静电纺丝或3D激光打印等工艺进行生产,前者不适合于将纳米纤维组建成为三维结构;后者则耗时较多,成本较高。研究团队用廉价高效的气流纺丝技术,通过高速的气流将陶瓷前驱体溶液拉伸为纳米纤维,并用一种多孔收集器将其收集组建成为海绵结构,加热除掉前驱体中的高分子与溶剂,以得到一个由相互缠结的陶瓷纳米纤维组成的海绵。
这种新型材料可以像棉花糖一样又轻又软,即便被压扁仍可以反弹回近似原始形态,且不会被损坏。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王浩伦表示,在实验室测试中,将一片花瓣放置在由二氧化锆陶瓷制成的7毫米厚的海绵上,海绵底部以400℃加热10分钟后,花瓣仍完好无损,而用普通结构的陶瓷材料来隔热的话,花瓣早就焦了。因此,该材料可用于制作消防服等耐热柔性绝缘材料。
此外,这种海绵陶瓷利用其多孔性与光催化活性,当其被有机污染物染色时,在光照下仅用15分钟就可以将污染物分解掉。王浩伦称,当代水过滤技术中所用的过滤材料大多是粉末状,难以重复利用,这种新型材料则具有便于回收和重复使用的优势。
来源:中国稀土行业协会
最近更新
更多>>
- 稀土行业观察:供需格局改善趋势下关注结构性机会2025-04-11
- 行业协会:中国稀土企业将确保相关物项不被用于军事目的或敏感领域2025-04-11
- 中国稀土集团董事长: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建设世界一流稀土企业集团2025-03-06
- 迎接人形机器人“落地” 稀土磁材企业纷纷扩产2025-03-06
- 刘雷云会见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磊一行2025-03-06
- 中国北方稀土5个项目荣获2024年度稀土科学技术奖2025-02-24
- 【喜报】中国北方稀土获评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2025-02-10
- 北方稀土入选《2024年中国企业ESG100指数》榜单2025-01-24
- 中国北方稀土相关领导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稀土技术委员会(ISO/TC 298)主席2025-01-23
- 刘雷云拜会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陈得信2024-12-06
热点文章 更多>>
- 刘雷云拜会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陈得信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