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刚被中国严管,美西方立马曝出新矿脉?这是巧合吗?

全球稀土的总储量大约为1.3亿吨,其中中国占据5500万吨,约占全球总量的40%。而在中国境内,最著名的稀土资源储藏地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白云鄂博矿区,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区,白云鄂博的储量占到全球的38%。

实际上,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国。在中国的“双碳”战略下,稀土的消费量占到了总量的40%左右,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未来稀土的消费量可能会更高。
一、稀土被严管,西方似乎很不适应
(1)稀土管控的背后博弈逻辑
↓中国不遗余力地管控稀土出口
近年来,稀土的地位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国家也希望能够在稀土领域有所冲击。面对外部对中国稀土产业制裁的威胁,中国也在不断加强对稀土的管控。
中国不仅加强了对稀土原材料和成品的管控,对稀土的开采和加工企业也一直在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管,力求做好稀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保护好稀土资源。

↓西方急于对外部宣传新发现的稀土矿脉
与此同时,当西方国家在稀土领域无法突破中国的竞争壁垒时,就会发布一些新的消息,比如之前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就曾多次报道有关新发现稀土矿脉的消息。但这些消息往往缺乏实质性的证据和细节支持, 很多专家也指出这些报道大多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夸大了稀土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

(2)西方与中国在稀土领域竞争的劣势
①缺乏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中国已经在稀土的产业链各个环节实现了垄断,无论是稀土的开采、加工,还是产品的制造和回收,都掌握在中国的手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稀土产业护城河。
相反,西方国家在稀土产业链上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虽然它们在稀土开采方面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但在加工和产品制造等环节却相对薄弱。

②缺乏低成本开采的能力
同时,由于中国在稀土的开采和加工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因此在成本和效率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在稀土开采和加工等方面的成本相对较高,这也导致它们在价格和市场竞争上处于劣势。
西方国家也希望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研究更高效的稀土开采和分离技术,但这只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并不能短期解决当前的问题。就算现在不出手,长期来看,中国也将占据优势。

二、稀土被管控后,西方国家转眼宣布发现新矿脉,都是巧合吗
(1)西方对新矿脉的宣传越来越频繁
最近,西方媒体又频频报道称发现新稀土矿藏。比如美国媒体《福布斯》就曾报导称美国在怀俄明州发现了一处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藏,储量为1800万吨, 称其储量是中国白云鄂博的3倍,并表示对这处稀土矿藏的投资将可能给美国带来1300亿美元的年收入。

但这则报道在网上一出就遭到了广泛的质疑,很多网友指出,美国媒体的这则报道夸大了美国稀土的储量,并对美国稀土的开采能力产生质疑 ,认为美国的稀土开采能力与储量并不成正比,想要在稀土市场上撼动中国的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2)西方虽然挖出了新矿脉,但是实力不足以开采
美国和日本的稀土开采成本都高于中国
↓中国的稀土生产成本低
相较于中国的“挖、采、分、冶、成、出”,美国的稀土开采和生产处于“挖”这个环节,至于分离、冶金和提纯这几个环节,基本上处于空白,西方国家的稀土产业链的完整性不够强,这也使得在中国的强势竞争下,西方国家几乎没有机会。
虽然美国也曾有过大规模的稀土开采,但是随着环保法规的逐渐严格和社会舆论的日益关注,美国也不得不逐渐停止稀土的开采。就算要重新开启稀土开采,也面临着高昂的开采成本。

↓日本的稀土开采成本更高
日本的稀土开采主要依赖进口。尽管日本在稀土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社会舆论的关注,近年来日本的稀土开采也面临许多挑战。
日本也曾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对稀土进行大规模开采和开发,当时的开采技术相对滞后,但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日本的稀土开采技术也逐渐成熟,但由于环保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日本的稀土开采逐渐减少,甚至于现在很多稀土矿藏还没有被开发出来。

(3)西方的稀土开采渐渐被环保法规所拖累
现如今,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中国已经在环保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实行了很多环保政策,推动了绿色发展的进程,西方国家如果继续进行稀土开采,却很难得到民众的支持。
西方国家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即使发现了新的稀土矿脉,也很难获得开采许可,并且在开采过程中也会面临着各种环保法规的监管和限制。

三、结论:西方不应该仅仅依靠新矿脉去削弱中国的优势
西方国家在稀土领域频繁宣称发现新的矿脉,似乎这是为了想要削弱中国在稀土市场上的优势,但卸下这层伪装之后,实际上,西方国家在稀土领域仍然存在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 比如开采成本过高、产业链不完整以及环保法规等等,光是依靠新发现的矿脉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撼动中国的地位。
(1)西方靠技术合作取代靠自身开采能力打压中国的优势
也许在未来,西方国家会依赖于自己先进的技术,通过技术的转移和技术的输出,削弱中国的稀土优势,而非单单依靠自身的资源开采能力。西方国家的这种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加强自身的实力,但实际上却是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加深了与中国的竞争。
(2)中国的稀土产业需要国际合作
中国稀土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的合作,借助国际的资源、技术和市场优势,拓展国际市场,增强稀土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同时,中国还需要加强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提高稀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全球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西方新发现的矿脉并非是机缘巧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西方对于中国稀土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才不断地去宣传新发现的矿脉,而中国也必须要继续保持警惕,做好战略布局,抵御外部竞争的压力。
最近更新
更多>>
- 特朗普:乌方欲就稀土问题重新谈判 目前已达成相关协议2025-04-02
- 泽连斯基想要反悔,特朗普大怒,关键时刻,普京为美送上稀土项目2025-04-02
- “俄美已开始讨论稀土合作”,但…2025-04-01
- 稀土刚被中国严管,美西方立马曝出新矿脉?这是巧合吗?2025-03-31
- 稀土王牌失效了?法日开建的全球最大稀土工厂,外媒:有三大死穴2025-03-27
- 轮到中国卡脖子!俄媒:中国若停止出口稀土,美军五代机就要停产2025-03-25
- 法日开建的全球最大稀土工厂 中国稀土王牌纹丝未动2025-03-24
- 美国期望国内稀土创业2025-03-19
- 全球最大稀土回收厂落地法国,法日本介入冲击中国稀土2025-03-18
- 德媒:全球经济仍依赖中国稀土2025-03-17
热点文章 更多>>
- 德媒:全球经济仍依赖中国稀土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