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资源骤减,牺牲环境低价出口,将来百倍价格难以买回
时间:2022-07-01 13:57:37 来源:

众所周知,稀土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底牌,在各个领域的竞争都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稀土的储量占全世界的37%,却承担了世界上90%以上的稀土供应。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十分巨大,中国稀土资源逐年下降,为什么还要牺牲环境大量出口?将来以百倍的价格可能也很难买回。

18世纪,有一个芬兰的科学家加多林发现了这种“奇怪”的元素,1794年,他到瑞典旅行,在一家采石场里参观的时候,发现了一颗他从没见过的矿石,加多林一时间来了兴趣,他认为这可能时一个新元素,于是就把这块矿石给带回了家,经过多次复杂的提炼之后,加多林提炼出了人类史上发现的第一个稀土元素,之后被命名为钇土,新元素的发现震惊了整个科学界,自此之后,科学家通过研究和提炼,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稀有金属元素。

其实我国的稀土产量是很多的,相比于其他国家的供不应求,曾经绝大多数国家的稀土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但是这些逐渐成为了过去时,我国曾经占据全球稀土量的71.1%,鹤立鸡群,但是近年来稀土的储量却逐渐减少,只有全球总储量的23%了,情况异常严峻,在当时人们认为稀土资源是可再生的,觉得我国这么多稀土资源绝对够用,便随意开发,导致我国的稀土储量逐年降低,很大一部分已经流向了国外。亡羊补牢的故事终究只在童话里,当我们认识到稀土究竟有多重要时,已经为时已晚了,我国稀土将会在几十年后开发完,如果稀土资源开采殆尽,我们能用什么代替呢?这件事情真的值得思考。

另外,很多外国厂商恶意破坏我国的稀土市场,导致我国稀土市场混乱,稀土产品的价格长期受国外厂商的遏制,在低价时他们会大量购置,储存起来,在价格上涨时便减少甚至停止采购,开始使用库存,到再降价了就再购买,循环往复,这种行为导致国内供应商开始恶意竞争,最终低价出售了稀土,环境还遭到破坏,得不偿失。

在过去,我国的稀土量甚至能排很多个全国第一,就像石油供应大国一样,但不可再生资源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再有的,美国和俄罗斯以及一些有稀土资源的国家都从我国进口稀土,有消费的地方就会有生产,由于大规模的开采,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没有及时跟进,不仅造成环境的破坏,我国还要时刻做好资源枯竭的准备。

其次稀土资源中的“钕”就具有非常好的特性,一般被用在能源,交通、机械、医疗、IT和家电等领域。大家平时用的手机其实就有稀土材料,我们可能曾经好奇过,为什么手机喇叭发出细小的震动就能传声,并且能正确地发出各种声音,其实这用的就是钕铁硼磁铁的帮助,而钕铁硼磁铁正是由“钕”制造的。
最近更新
更多>>
- 美国滥用关税,求锤得锤,稀土进口受限,智库:台岛迎来新的机会2025-04-22
- 中国针对美国的稀土禁令,日本却先扛不住了,3个月后汽车或停产2025-04-22
- 稀土之争:美国重构产业链,中国如何守住主导权?2025-04-18
- 稀土管制损失巨大,多国要求中国废除禁令,温铁军:轮不到你发言2025-04-18
- 美国被曝要去深海非法挖稀土2025-04-16
- 中国严控稀土出口,俄罗斯趁机“雪中送炭”?特朗普该笑了!2025-04-15
- 特朗普扛不住了!暂停征电子产品关税,但中美贸易斗争未止2025-04-13
- 特朗普改主意了,这次不敢硬钢了!美国悄然豁免部分电子产品“对等关税”,苹果等科技巨头脱离崩溃的边缘,A股苹果产业链个股峰回路转2025-04-13
- 媒体报道称,当前稀土出口几乎近乎停滞2025-04-13
- 坚决反制,奉陪到底,这就是中国态度:稀土断供 + 关税翻倍2025-04-11
热点文章 更多>>
- 坚决反制,奉陪到底,这就是中国态度:稀土断供 + 关税翻倍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