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关于商会
  • 商会动态
  • 公告通知
  • 行业资讯
  • 国家磁性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 展会信息
  • 政策法规
  • 预警信息
  • 会员风采
  • 磁性材料小知识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预警信息 > > 稀土永磁行业持续高景气 相关企业加快扩产凸显“虹吸效应

稀土永磁行业持续高景气 相关企业加快扩产凸显“虹吸效应

时间:2022-03-17 13:50:08 来源:
自2020年4月以后,稀土价格一飞冲天。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数据,稀土价格指数从接近130上涨到400以上,上涨超过200%,截至3月16日,稀土价格指数为409.5点。

 

虽然上游稀土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但下游的稀土永磁相关公司2021年多处于满产满销的状态,业绩表现相当亮眼。业内普遍认为,2022年将是稀土永磁行业业绩释放大年,扩产且产能释放快、市占率较高的企业更具机会,行业集中度也有望提升。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气势如虹

 

3月16日,宁波韵升发布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4亿元,同比增长56.47%;实现归母净利润5.18亿元,同比增长191.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426.44%。

 

英洛华3月12日披露的年报亦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37.6亿元,同比增长44.55%;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2.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52.07%。

 

其它稀土永磁相关上市公司虽还未发布年报,但从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业绩普遍高增。中科三环预计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30亿元至4.9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18%至278.90%;大地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长174.42%至206.76%;正海磁材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至2.93亿元,同比增长90%至120%;金力永磁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03亿元至4.89亿元,同比增长65%至100%。

 

对于业绩大增的原因,相关上市公司给出的理由大同小异。英洛华表示,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拉动,报告期内订单饱满。大地熊称,公司把握市场机遇,不断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使得公司订单大幅增加、销量持续增长;宁波韵升则表示,公司紧抓细分领域快速增长的市场机遇,在汽车类、消费电子类和工业类三大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业绩普遍高增,最大的驱动因素是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旺盛。”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我国的稀土永磁行业的发展战略位置高度得到了提升,下游新能源汽车、风电以及节能电机等行业的需求旺盛使得相关企业的订单大幅增加,从而带动公司业绩大幅提升。”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钱向劲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稀土永磁材料在节能、减排方面具备其特有优势。以高性能钕铁硼为代表的稀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消费电子、风力发电、变频空调、轨道交通及工业机器人等应用领域正以较快速度渗透。未来在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风力发电等领域的持续拉动下,需求或将持续高增。”

 

相关企业加快扩产凸显“虹吸效应”

 

根据中信证券测算,预计2030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将达36万吨以上,稀土永磁材料未来的需求空间已经完全打开。与此同时,相关企业扩产步伐也在加快。

 

今年3月8日,中科三环配股上市,募资总额为6.77亿元,全部用于宁波基地新建及技改项目和赣州基地新建项目。2月24日,宁波韵升发布增发预案称,拟募资10.8亿元,在包头建设1.5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项目。金力永磁于今年1月14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并上市交易,获得募资净额约为40.45亿港元,主要用于建设宁波生产基地、潜在收购以扩展产业链布局、研发等。而正海磁材早在去年12月就曾公告称,计划斥资30亿元在江苏南通建设1.8万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基地。

 

宁波韵升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随着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产能利用率亦快速上升,预计无法满足下游日益旺盛的需求。扩产不仅能为下游市场需求的长期增长做战略部署,也符合公司长远的产能布局规划。”

 

钱向劲称:“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稀土永磁企业的年产量在2000吨以下,万吨以上规模的基本是上市公司,产能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在下游需求增长比较明朗的情况下,具备资金、技术、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不断扩产。那些产能释放快,又能拿到足够订单进行消化的企业,肯定会越来越好。相应的,头部企业扩产后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稀土永磁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祁海珅也表示:“下游需求端快速增长的同时,供给端的稀土永磁材料企业加快产能建设、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力度。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实施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扩产,凭借在技术、资金、管理、客户等方面的良好积累,行业头部企业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增强,行业集中度呈现逐步提升的格局。”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目前,我国的稀土永磁材料产能主要集中在几家头部企业,产量与未来市场需求量之间存在较大缺口。虽然相关企业都在忙着扩产,但扩产需要时间,短期内供不应求的情况仍然会存在。”

(编辑 上官梦露)

最近更新 更多>>

  • 镨钕价格大涨!2025-08-19
  • 美国发放首笔1.5亿美元战略贷款用于提升MP重稀土分离能力:稀土供应链“去中国化”提速。2025-08-14
  • 最新!印度与俄罗斯宣布:加强稀土合作2025-08-12
  • 厚度仅6毫米!我国稀土永磁电机实现“超薄”突破2025-08-08
  • 15000吨产能!北方稀土扩建稀土金属项目开工2025-08-07
  • 美国企业向中国举报,非法走私到美的稀土2025-08-04
  • 2025年稀土永磁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研判2025-07-30
  • 包钢发力!北方稀土上半年净利预增超18倍2025-07-29
  • 莱纳斯公司积极与客户沟通“妻子”身份,与韩国企业合作,在稀土竞争中建立磁铁工厂2025-07-28
  • 美国和印度公司成立稀土合资企业2025-07-28

热点文章 更多>>

  • 美国和印度公司成立稀土合资企业2025-07-28
Copyright 2014-2020, 版权所有宁波市磁性材料商会 联系我们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3362号
TCP/IP备案:浙ICP备140430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