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货币博弈
首先,特朗普的执政纲领将增加国内就业视为核心目标之一。而在特朗普的工具箱中,大规模减税和基建在高赤字条件下存在内生矛盾,可行性尚不明晰。制造业回迁周期漫长,短期内难见成效。因此,若要在2017年实现就业增长,目前最高效的工具之一就是通过大幅加强贸易保护,引导进口需求内流,激活美国国内现有过剩产能并迅速吸纳就业。鉴于两方面原因,中国可能将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标靶。
从总量上看,中国是美国的最大进口和贸易逆差来源国。从结构上看,自中国进口的产品与美国过剩产能严重冲突。2016年1-11月,美国制造业在服装皮革、机电设备、初级金属、化工产品等领域的产能利用率较低,产品有效需求不足。这些产品的进口替代品主要来源于中国。因此,通过增强对中国的贸易制裁,能够最为精确地激活美国国内制造业,将过剩产能有效转化为新增就业。
其次,回顾中国加入WTO后的外贸历史,美国对中国贸易制裁的主要手段包括反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和337调查。从大趋势来看,2001-2016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强度总体保持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三类调查的总数共计33次,达到历史高点。
经济系统是内生关联的,贸易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相互共振的特质。对于中美各自的货币政策而言,2017年都将是重要节点。此时,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不仅会对两国经济产生直接冲击,更可能与货币政策产生共振,加剧两国政策分化,并引致诸多不确定性。
第一,提振美国加息预期。2017年年中美联储加息一次已成市场共识,但其后的加息节奏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基于两个途径,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快美联储加息进程:一方面,相较于中国,美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生增长模式,外贸依存度较低,在贸易对峙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通过适度的局部贸易制裁,美国制造业短期内将迎来有效需求的净增长,实现就业机会的部分回流。在目前紧盯就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下,就业数据的向好有助于坚定美联储主席耶伦的行动勇气,加快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限制了来自中国的廉价消费品供给,美国消费物价有望进一步抬升,增强通胀水平的现有上升趋势,促使美联储提高加息节奏。
第二,施压中国货币政策。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从需求侧发力向供给侧发力的重要转变。在新旧交替之际,一旦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稳增长”目标造成严峻挑战,将迫使需求侧刺激政策被动加码。即使该轮刺激政策以“宽财政”为主,但通过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隐性纽带”,货币政策的实际水平也难以收紧。受此影响,从国内来看,未能及时收紧的流动性可能拖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并延续资产配置荒,抬升金融市场的泡沫风险。
最近更新
更多>>
- Energy Fuels托利亚拉关键矿产项目重启2025-01-03
- Viridion合资公司在巴西签署稀土磁铁供应谅解备忘录2025-01-03
- 外媒——关键金属:贸易战的新战线2024-12-20
- 外媒:加拿大计划明年起对包括永磁体等关键矿物等中国商品征收关税2024-12-19
- 澳大利亚CEFC资助本土关键矿产开发2024-12-18
- 煤灰能否解决稀土供应链危机2024-12-17
- 圣乔治(St George)在巴西签署了铌和稀土加工合作伙伴关系2024-12-17
- 马达加斯加批准稀土矿2024-12-12
- 为未来的“澳大利亚制造”进一步支持稀土精炼2024-12-09
- 澳大利亚为伊卢卡的稀土精炼厂提供了2.58亿美元的资金2024-12-09
热点文章 更多>>
- 澳大利亚为伊卢卡的稀土精炼厂提供了2.58亿美元的资金2024-12-09